所以能對母豬進行智能化管理,是因為每頭母豬耳朵上都戴有一個電子耳標。管理系統通過對母豬電子耳標進行掃描,就可完成母豬個體的精確自動喂料、發情鑒定自動監測、不同生產階段母豬自動分離,并可將所有需要了解的母豬信息全部傳輸到豬場管理人員的電腦上,形成詳細的檔案管理記錄。管理系統可按照需要自動分離不同豬只,如發情母豬、待產母豬、生病母豬、需要注射疫苗的母豬等分到分離區,極大地方便了豬場工作人員做出相應處理。
豬在妊娠期間,必須對所投喂的飼料進行限量,以前依靠人工操作根本沒辦法達到理想效果。如今通過自動化系統控制,飼料從豬舍外的飼料塔中通過管道傳送到飼喂站,根據每頭母豬體況、采食量、營養需求的不同實現精確飼喂,大大節省了飼料。智能化系統還規定了母豬的活動空間,每頭達到6平方米,非常自由,由于豬的活動空間大,營養適中,健康狀況非常好,不僅疾病越來越少了,產仔均勻度也非常高,弱仔率比以前降低了很多。王建忠說,引進這套系統將使母豬每年提高3-4頭產仔量,以300頭母豬計算,一年可以多產1000頭左右小豬,以一頭1000元計算,直接增加100萬元收入。
基地生態循環系統基本形成
早在引進這套智能化群養系統之前,勤之力就對外打出了生態養豬的招牌,而記者對于“生態”最直觀的感受,莫過于基地環境的優良了。在豬舍的周圍,種植了數十種不同樹木,一棟棟豬舍掩隱在綠樹叢中,猶如來到了一個風景優美的公園。據了解,基地光在綠化上就投入了50多萬元,目前綠化覆蓋率在30%以上。
現代養豬場再也不是以往臟亂差、鬧哄哄的景象了,智能化群養系統的引入,也對基地的生態配套設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整個基地已形成一個有機的生態循環系統。據介紹,群養系統的另一功能是可以有效地監測并控制環境衛生,對豬舍進行集中清理。目前,每間豬舍都鋪設了發酵床,發酵床每過三四年可以直接作為有機肥投入到基地外慶豐村的萬畝豐產方里,至少能夠一次性滿足上千畝農田的需求。每件豬舍都安裝了糞便和污水管道,豬的排泄物可以直接通到一個巨大的沼氣罐里進行厭氧發酵。沼氣清潔能基本滿足基地取暖、供電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而發酵剩下來的沼液和沼渣則匯集到基地外的一個儲備坑里,供應給萬畝豐產方施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