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養豬大國,豬存欄量2010年4.70億頭,其中母豬存欄4765萬頭,出欄量2010年6.67億頭,均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的一半。2010年出欄率142%,平均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豬14頭。目前中國養豬生產方式仍以農村散養、小型養豬場為主,生產水平低下,雖是養豬大國,但不是養豬強國或養豬發達國家。近幾年我國規模化養豬發展迅速,目前基礎母豬500頭、年出欄一萬頭以上的豬場約有2500余個,約占總出欄的10%。隨著中國經濟及規模化養豬的快速發展,規模化養豬所占比例快速增加,傳統的農村散養豬所占比例迅猛減少,同時養豬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集約化集團化養豬企業逐年增多,這將是中國養豬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中國規模化養豬的快速發展,中國規模化養豬業各種發展模式逐步形成,歸納起來,目前主要有如下幾種模式:
一、從養豬相關產業鏈經營范圍來分類,分為多元化模式及專業化模式。
1多元化模式
其特點是:多元化產業化經營。圍繞養豬相關產業上下游延伸、拓展, 兼營飼料、動保、養豬、屠宰、深加工等相關產業,產業鏈比較健全,綜合市場抗風險能力強,大都是一些很有實力的集團公司,如廣東溫氏以養豬養雞業為主,正在發展動保業、屠宰業、深加工業;河南牧原、海南羅牛山、天津寶迪以養豬業為主,正在發展屠宰業、深加工業、飼料業;江西正邦以養豬業為重點,帶動飼料、獸藥(動保)、屠宰業發展;雙匯、雨潤以屠宰業、深加工業為主,正在大力發展養豬業;雙胞胎、正大、希望及六合、大北農、金新農,以飼料業為主,已經進入養豬業或正在進軍養豬業、動保業;四川鐵騎力士以飼料業為主,正在大力發展養豬業、屠宰業、深加工業。
2專業化模式
專業化模式也可稱其為單元化模式,與多元化養豬模式相對應,其特點是:只從事養豬產業,基本不經營養豬相關產業鏈中其它產業,即使其兼營飼料業等也主要是自給自足。國內絕大部分養豬企業、規模豬場都是采用這種模式。優點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易于養豬專業化;對于其中的一些高端種豬場來說,有利于養豬專業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打造自己的種豬品牌。缺點是:與多元化模式相比,養豬市場不好時,無以禰補虧損,市場風險大;綜合竟爭力與盈利能力差;受相關產業的制約,綜合抗風險能力差。如中山白石、長江食品、深圳農牧、廣西農墾、北京華都、北京育種中心、杭州大觀山、杭州錢江養殖、杭州燈塔養殖、重慶金山谷、河北裕豐、湖北桑梓湖、湖北天種、天津寧河原種豬場、山東日照原種豬場、遼寧阜新原種豬場等,均屬于此種模式。
二、從養豬生產經營者來分類,主要有公司獨立自養模式、公司+農戶模式、公司+基地模式、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合作社模式、養豬小區模式等。
1 公司獨立自養模式—中糧、雙匯、雨潤、寶迪模式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全部豬場自建、自養,固定資產投資大,環保壓力大,但管理及疫病風險最低,食品安全性有保障。以獨立生產的專業化公司為主的牧原模式也應屬于這種模式,河南牧原公司環保工作做得很好,綜合采用水泡糞工藝、沼氣等環保工程,但其環保投資過大。
公司獨立自養模式又分為一條龍養豬模式、階段性養豬模式。
大型養豬企業(集團)多采用一條龍養豬模式,自建自繁自養原種豬場、祖代場、父母代場(包括生長育肥階段)。中小養豬企業多采用階段性養豬模式,有的只搞原種豬場,有的只搞祖代場,有的只搞父母代商品場,還有的只搞商品仔豬繁殖場或者只搞育肥豬場(購豬苗,只養生長育肥階段)。
2 公司+農戶模式—溫氏模式
公司自建自養種豬場、仔豬繁殖場,農戶按公司設計建設育肥場并飼養生長育肥豬,合同回收育肥豬,公司為農戶提供豬苗、飼料、獸藥、養豬技術及管理等一條龍服務。其優勢是固定資產投資較小、公司占用土地少(不用自建生長育肥舍,而生長育肥舍建筑面積約是豬場豬舍總建筑面積的一半左右),擴張速度快(農戶加盟積極性高),最大的好處是:能帶動農民養豬致富,所以,農民歡迎、政府支持、融資能力強。缺點是農戶育肥階段有管理及疫病風險(但育肥階段管理及飼養比較簡單,技術含量低,通過配套完善的服務體系,管理及疫病風險基本可以控制),要求農戶誠信度要高,否則,市場好時回收育肥豬、收回賒款風險較大(溫氏農戶的豬苗、飼料、獸藥等費用基本都是公司墊付的),但這個問題在溫氏基本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海南羅牛山早期一直是公司獨立自養模式,前些年開始也在發展公司+農戶模式。國內類似模式轉變的企業也不少,也有兩種模式共存的企業。
有別于溫氏模式,國內很多企業搞公司+農戶模式,由于資金不足,大都會讓農戶花錢買公司提供的豬苗、飼料、獸藥,雖然公司資金風險降低了,但也很難發展養戶并快速擴張(農戶養豬缺錢,貸款也難,積極性不高),這也是很多企業搞公司+農戶模式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這個問題,有些企業通過公司擔保+銀行貸款的模式進行操作公司+農戶模式,效果不錯。
有別于溫氏公司+農戶的模式還有:有的企業把仔豬繁殖場甚至于種豬場都讓合作農戶去經營飼養,管理及疫病風險太大,幾乎沒有成功的。
還有的企業搞公司+農戶,看上去基本與溫氏模式一樣,但對農戶育肥場的選址及設計建設、豬群飼養管理等管理、服務不到位,即公司與農戶關系不緊密,導致管理及疫病風險增大,往往以失敗告終。其實,溫氏對農戶育肥場的管理幾乎與管理自己的育肥車間一樣,農戶散而不亂,這也是溫氏模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公司+基地模式—新五豐模式
與國內普遍提倡的“公司+農戶”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對基地(合作豬場)的選擇標準和農戶的標準不一樣。公司對合作伙伴基地(合作豬場)的要求是要有較大規模的規模化豬場,并且與基地合作主要是面向出口,因為基地(合作豬場)更符合公司的標準,在生豬質量、食品安全方面要比農戶更有保障。
也有所謂的公司+基地模式如廣東瑞昌模式,其實是公司獨立自養模式,基地也是公司的。這種模式的養豬企業也大都是外向型出口企業或高端型種豬企業,如中山白石、長江食品、深圳農牧、北京花都及北京育種中心等。
4 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雛鷹模式
實質上也是公司+農戶模式,其與溫氏模式的區別是:包括農戶所用的豬場都是公司所建,公司組織農戶進公司建設好的豬場、小區養殖,并免費使用豬舍。與溫氏模式一樣,都是提供豬苗、飼料、獸藥、養豬技術與管理、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相對溫氏模式而言,沒有育肥階段管理及疫病風險、資金回籠風險降低。但公司固定資產投資增大、占用土地多,擴張速度肯定不如溫氏快。同時,由于生長育肥豬沒有分散到農戶飼養,環保壓力增大。
5 養豬合作社模式
這種養豬模式本質上就是農戶多股份制養豬或稱之為集體聯盟養豬,大都是由政府、協會、銷售型企業等發起的,由于不好管理,多數好景不長,成功者寥寥無幾,往往以一個主要股東控股的形式變為實質上的個體私營豬場而告終。目前國內大部分所謂的養豬合作社都非名副其實,大都是個別人--有政府背景的人假借此名目套取國家或政府優惠政策。如山西晉城某養殖公司等。
6 養豬小區模式
就是我國政府早些年提倡的模式,其實就是把散戶養豬集中到一個養豬小區(豬場)養豬。由于在小區內還是一家一戶獨立經營養豬,分散管理,防疫困難,多以失敗告終。養豬小區模式把許多養豬戶聯合集中起來,在一個共同興建的養豬園區內統一飼養、經營管理。這種模式主要是由一些地區的政府組織牽頭運作的,也有的是以某個龍頭企業(公司)牽頭運作的。其要命的缺點是:一家一戶入住養豬小區,管理難度大,尤其是防疫工作無法進行、疫病難以控制。特別是那些由政府組織牽頭運作的養豬小區,通常是形象工程、業績工程、項目工程,園區建設花的大都是國家的錢,缺乏科學地飼養,管理更是混亂。國內早些年興建的許多養豬小區,現在多數是人去豬空,一片荒蕪。如遼寧阜新滿州自治區多年前興辦的許多養豬小區現在都在空置著,或轉賣轉包給個人經營。
7 其他模式
如“龍頭企業+生豬專業合作社+合同豬養豬場(戶)”模式-得利斯模式、“公司+擔保公司+銀行+合作社+農戶”鐵騎力士模式等等。
那么在中國的養豬業未來,哪種養豬模式更好呢?中國養豬模式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我個人認為:產業化專業化養豬模式下的溫氏模式即社會分工合作型產業化專業化養豬模式是最佳模式,也是中國養豬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當今許多養豬發達國家的成功養豬模式。這種養豬模式可以使社會資源配置最佳化、養豬資源配置最佳化;更有利于養豬產業化、專業化的發展;更能降低養豬成本、提高規模養豬的經濟效益;更利于企業做強做大;同時這種模式也兼顧了社會效益(帶動廣大農民致富)、環保(分散養豬)、食品安全(公司統一養豬操作流程管理)。
什么是社會分工合作型產業化專業化養豬模式?我參考歐美、日本養豬業來做個最佳模型加以說明:
以廣東溫氏為例,溫氏養豬公司(廣東華農溫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專業化養豬企業按現有溫氏模式養豬,但不要生產經營種豬、飼料、屠宰、加工等產業。溫氏養豬公司只搞種豬擴繁場(祖代場)、仔豬繁殖場(父母代場),通過目前的公司+農戶模式把生長育肥豬放給農戶(合作育肥場)飼養,并提供豬苗、飼料、獸藥、飼養管理等一條龍服務;回收的肥豬通過協議合同賣給雨潤、雙匯,雨潤、雙匯也不要搞養豬、飼料等產業,只搞屠宰、加工;溫氏的種豬通過協議合同來源于中山白石、深圳農牧、北京育種中心等種豬場(育種公司),中山白石等種豬場只做原種豬場、租代場即種豬育種、種豬繁育;溫氏的飼料通過協議合同來源于希望、金新農、大北農等飼料公司,希望等飼料公司只搞飼料;溫氏的獸藥(動保產品)通過協議合同來源于大華農、信得等國內專業化生產獸藥疫苗的廠家等,相關產業鏈中各公司的功能、分工可以劃分得更細些,各公司(企業)間是長期緊密合作關系,并以法律合同的形式固定下來,如此這樣,處在這個產業鏈的每家專業化公司都會做得更專業更好,更易做強做大,更易產業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