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豬舍排污處理技術方案。集約化豬場的糞、尿、污水處理采用干清糞法,即采用人工清糞,在豬舍內先把糞和尿分開,用手推車把糞集中運至堆糞場,加工處理,豬舍地面采用室內淺排污溝,減少沖洗地面用水。這種方案雖然增加了人工費,但克服了水沖糞法的缺點,豬場每天用水量可大大減少,排出污水更容易處理。同時用本法生產的有機肥質量更高,有機肥的收入基本相當于支付清糞工人的工資,而且污水池的投資節省,占地面積小,日常維持費用低。在豬舍設計上的另一個重要之處是將污水道與雨水道分開,這樣可大大減少污水排放量。
種草養豬,節約精料。我國目前集約化養豬的飼料多采用“玉米+預混料”的方式。這種日糧雖然配置簡單,營養合理,料肉比較低,但需要大量的玉米、豆粕。有的地方已試用部分青飼料來替代精料喂豬,如用美國菊苣、松香草、苜蓿等,在經濟上有較好的效益。據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王成章教授試驗,母豬飼料中添加10%-20%、生長育肥豬飼料中添加5%-15%的苜蓿草粉在大幅降低飼料成本的同時,生豬性能還有明顯改善:提高母豬窩產仔數0.5-1頭,育肥豬健康狀況更好、增重快。
改革豬舍設計,降低成本。豬舍的通風與保暖是一對矛盾,在冬季,一些豬場過于強調保暖,致使舍內的空氣質量變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氣等有毒有害氣體大量超標,飼養員進入后空氣刺鼻刺眼,母豬、仔豬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頻發。同時,由于濕度隨之增長,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菌容易繁殖,致使仔豬容易發生下痢等疾病。改革豬舍保暖的新方案,是區分對待育肥豬舍與仔豬保育箱。哺乳母豬豬舍溫度可適當降低,一般在16℃-18℃;保育箱內溫度保持在30℃-32℃,日后隨仔豬日齡增加適當降低;保育舍溫度只要20℃-24℃。因此,在產房應采用天花板加可調節的屋頂通風,在哺育欄設保育箱,采用紅外線或電熱墊板加熱。